发布时间:2025-10-15 17:00:36    次浏览
芯闻动态1、可重构计算芯片或让中国芯弯道超车2、全球MCU战火一触即发3、联想并富士通个人电脑部门最快本月底宣布4、微软发布会新品盘点除了Surface还有VR头盔5、东芝首发15nm eMMC闪存:速度飙升140%6、TCL液晶电视出货重返第三名宝座7、湖北冲击中国IC产业第四极8、LTE将带动手机功率放大器市场增长 1、可重构计算芯片或让中国芯弯道超车“可重构计算芯片技术是集成电路领域非常有希望的差异化技术,具有广泛适用性。”在中国工程院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共同承办的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上,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所长魏少军教授表示,其团队已经和清华紫光等企业合作,预计在明后年能将可重构计算芯片产品正式推向市场。魏少军介绍,以专用集成电路为代表的专用计算根据特定的应用来定制电路结构,其执行速度快、功耗小、成本低,却有一个致命缺陷——灵活性和拓展性差。针对不同应用需要设计不同的芯片,设计周期长,投入研发成本也高。而可重构计算芯片则让芯片成了“变形金刚”——硬件跟着软件变,软硬件双编程,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实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比如说,“双十一”即将到来,公众想要愉快“剁手”,得仰赖电商公司强大的后台处理能力。这时如果电商针对交易来配置系统以保障公众购物体验,当“双十一”过去,这样配置的系统处理起其他任务时表现可能就欠佳。若采用可重构计算芯片来部署系统,则面对不同的应用需求,它可以自行变动,时刻保持最佳状态。魏少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其团队针对可重构计算芯片技术已经研究十年,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十一五”863重点项目支持,并研发出了高能效动态重构计算芯片。目前,清华大学基于这一技术又研发出思考者(thinker)多模态神经网络计算芯片,魏少军说,这是世界上首枚利用可重构计算芯片技术实现深度神经网络学习的芯片。“我们的可重构计算芯片技术在全球也处于领先地位。”魏少军表示,他们的目标是面向专用集成电路市场,来进行通用芯片技术的研发。“可重构计算芯片技术有望为解决芯片国产化问题找到一条差异化道路,真正实现‘弯道超车’。”魏少军说。2、全球MCU战火一触即发全球物联网(IoT)应用热潮方兴未艾,然却已有不少MCU供应商铩羽而归,面对物联网应用整合控制/电源管理及无线连结的系统级解决方案需求,部分芯片供应商不是被迫待价而沽,就是面临被市场及客户边缘化危机,加上矽智财大厂安谋(ARM)版图正快速扩展到全球MCU市场,大幅降低进入门槛,并造成MCU市场杀价混战,全球MCU版图大洗牌已箭在弦上。 继恩智浦(NXP)购并飞思卡尔(Freescale),近期高通(Qualcomm)传出有意买下恩智浦,加上微芯(Microchip)从戴乐格(Dialog)手上抢亲艾特梅尔(Atmel),接着赛普拉斯(Cypress)购并博通(Broadcom)旗下物联网业务,以及瑞萨(Renesas)宣布合并英特矽尔(Intersil),凸显全球MCU大厂纷砸大钱布局物联网市场,全球MCU战火一触即发。不过,全球物联网市场大饼仍不是很具体,加上众多竞争对手凭藉ARM的IP大刀,积极砍价抢攻市占率,对于过去擅长于少量、多样接单模式的中型MCU供应商,似乎愈来愈难找到生存空间,这亦让全球MCU产业除了排名前5大厂之外的其他MCU供应商,近期业绩表现呈现走滑趋势,并面临一波波的产业整并风暴。芯片业者坦言,物联网市场商机其实并不容易吃到,除了各路人马全面加入战局外,ARM亦不断渗透全球MCU产业IP版图,甚至快速整合不少应用、产品及市场,让MCU供应商出现腹背受敌的危机,毕竟ARM透过全系列的高、中、低阶MCU IP,已大大降低全球MCU市场进入障碍。由于各家芯片业者均可借由ARM IP及软件程式资源,开发自家高度客制化的MCU解决方案,对于老字号MCU供应商而言,过去拥有的客户基础及熟悉相关开发工具等竞争优势,已难抵挡新进业者积极杀价的进攻策略,迫使老字号MCU供应商成长动能疲软,尤其是中型MCU供应商受影响最明显,陷入被迫退出竞争行列的困境。事实上,近期很多芯片业者为加速取得全球物联网市场参赛权,投入大笔资金进行购并,相较于过去MCU供应商提供客户包括芯片、软/韧体、公版及产品开发平台等资源,在物联网应用世代,MCU供应商更必须备齐控制/电源管理及无线连结等解决方案,不仅竞争压力大增,MCU供应商若不砸大钱,恐怕就只能退出这场竞赛。3、联想并富士通个人电脑部门最快本月底宣布针对日前有外电指出,日本个人电脑大厂富士通(Fujitsu)计划将业绩不佳的个人电脑事业部门,以出售或合并的方式,交由全世界最大的个人电脑厂商──中国联想集团来管理一事。日前又有日本媒体报导指出,联想与富士通两家公司目前已经就该计划进入谈判协商阶段。而且,该计划预计将得到日本政策投资银行的支持。因此,预计最快双方将在本月底前达成最后的协议。根据报导指出,目前两家公司针对该项计划提出两项选择方案,方案一是两家公司合资成立由联想所主导的企业,之后再将富士通人电脑业务并入合资公司中。方案二,则是由中国联想集团向富士通个人电脑业务投资超过 50% 的资本额,然后进行股权及人事的移转,中国联想集团正式接手管理与营运。报导进一步表示,2011 年,联想集团与日本电气(NEC)合资成立公司,当时就想进一步在日本个人电脑市场上抢下排名第一的位置。2015 年,联想 NEC 的日本个人电脑市场的占有率高达 26.3%。若此次联想能顺利收购占有率第 2 名的富士通(16.7%),则联想集团将拿下日本个人电脑市场超过 40% 的市占率。而联想如此积极布局的主因,英国 《金融时报》 就指出,就是联想集团希望借由购并来进一步扩大规模生产,以降低成本。4、微软发布会新品盘点 除了Surface还有最薄LCD屏幕和VR头盔昨晚微软发布会可能熬夜的人不多,那么雷德蒙德巨头究竟带来了哪些新品呢?具体来说,硬件方面包括Surface Studio一体电脑,28寸屏,4.5K分辨率,i7 Kaby Lake+GTX 980M,LCD屏幕史上最薄;Surface Book 2016,续航暴增到16小时;Surface Dial旋转键,贴屏完成Windows交互;微软VR头盔,联合联想、惠普、戴尔、华硕、宏碁等5大PC制造商推出,299美元起。软件方面,包括定于明年初推送的Win10 Creators Update(创造者更新),介绍了新应用《《画图3D(Paint 3D)》,UWP版《Beam》原生支持游戏直播等。5、东芝首发15nm eMMC闪存:速度飙升140%东芝美国电子元件公司今天正式公布了新一代e-MMC和UFS嵌入式存储解决方案,进一步壮大了旗下NAND产品阵容。新的“Supreme +”e-MMC(JEDEC版本5.1)和UFS(JEDEC版本2.1)提供了强大的集成控制器技术,可提供显著的读写速度改进。与原来的NAND闪存解决方案相比,e-MMC和UFS将NAND闪存和控制器芯片集成在单个封装中。这样的设计不仅节省了空间,而且还减轻了主处理器的存储管理负担,包括坏块管理,错误校正,损耗均衡和垃圾收集。因此,与具有标准NAND闪存接口的独立存储器IC相比,e-MMC和UFS器件简化了设计。据介绍,东芝的新e-MMC芯片容量从16GB到128GB不等,采用15nm工艺制造,这使得其成为现今全球尺寸最小的闪存芯片。读写性能方面,新e-MMC芯片的顺序读写速度分别为320MB/s和180MB/s,分别比旧型号提升约2%和20%。随机读写速度比以前提升约100%和140%。另外,新的UFS芯片也基于东芝的15nm MLC NAND工艺,可提供从32GB到128GB的容量。顺序读写速度分别为850MB/s和180MB/s,较旧型号提高了大约40%和16%,而随机读取和写入性能分别提高了大约120%和80%。 需要强调的是,东芝在新的UFS控制器中提供了M-PHY 3.0内核和数字UniPro 1.6内核。使得控制器能够与闪存芯片更好的匹配,充分发挥性能。6、TCL液晶电视出货重返第三名宝座TrendForce 旗下光电事业处 WitsView 最新研究显示,2016 年第三季全球液晶电视总出货量约 5,715 万台,除欧、美市场拉货力道持续增温,加上中国中秋、国庆销售优于预期及近来中国房地产蓬勃发展的带动下,季成长达 14.4%,与 2015 年同期相比也有 5.8% 成长。WitsView 研究经理林钲顺表示,第三季面板价格大幅飙涨,已严重侵蚀品牌厂获利,甚至可能出现亏损的风险,但碍于目前一线品牌厂的面板与电视整机库存水位偏低,加上今年仍有出货目标须完成,维持一定比例的面板采购量在所难免,因此,部分中国品牌厂第三季时已陆续与渠道协商,提高整机售价,而此举是否会影响销售量进而造成渠道端的库存仍有待观察。TCL 出货季成长突破四成,重返第三名宝座韩系品牌三星电子与乐金电子第三季液晶电视出货量各为 1,130 万台与 710 万台,依旧占据第一、二名,季成长为 6.6% 与 1.43%。乐金电子第三季无明显的季成长,主因继年初内部的组织异动后,经营策略上改变,使产品获利成为优先考量,而非局限于追逐出货量的成长。中国品牌 TCL 第三季出货达 370 万台,季成长 42.3%,一举重返第三名的宝座。TCL 除了自有品牌在内销市场有一定比例的成长外,海外市场的代工出货量也有明显斩获,可望达成 2,000 万台的年度总出货目标。另一中国品牌海信第三季出货也有不错的表现,出货量上看 350 万台,排名第四,季成长近三成。日系品牌 Sony 第三季在欧美、印度等区域的拉货动能转强,整机出货量达 310 万台,排名第五名,季成长 17%。Sony 今年除了持续将产品聚焦在大尺寸与 4K 电视的推广,提升自家品牌在印度市场的市占率也将是未来的布局重点之一。展望第四季,全球液晶电视在中国双十一与欧美圣诞节的加持下,整体需求可望持续回温,WitsView 预估第四季全球液晶电视出货量约 6,430 万台,仍有 12.4% 的季成长。 7、湖北冲击中国IC产业第四极随着国家存储器基地落户湖北,该省的产业链条也在加速完善,以冲击中国IC产业第四极。10月25日,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获悉,行业内平台之一IC咖啡已与光谷金控联合孵化器、光谷集成电路产业联盟进行战略合作,湖北省的目标是,加速完善湖北IC产业生态链。在上述联盟会议上,展讯通信联合创始人、董事和前CTO、华山资本投资公司创始合伙人陈大同表示,近十几年,半导体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全球重心已转移到中国大陆。“而IC是一个小而紧密的行业,把人聚起来,许多事情就成了一半。”未来10年是IC 的2.0时代,通过IC 咖啡之类的业内平台进行整合,可起到关键作用。当下的IC产业已被列为国家的重要产业之一。资料显示,自“十三五”以来,我国已先后出台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纲要》,使得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成为国内行业中最为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在资金方面,我国已成立千亿元规模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中央资金带动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投入累计超过5000亿元,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另外,《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等文件重点聚集集成电路热点市场,汽车、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下游应用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蓬勃发展。政策、基金、市场全面助力中国“芯”,使得我国IC产业的发展全面提速,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海外合作与并购增多。8、LTE将带动手机功率放大器市场增长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与2016年上半年的LTE智慧型手机射频(RF)功率放大器销售历经波折而在未来五年,高度整合的多波段PA模组中将包括开关和滤波器等元件——类似于当今在苹果(Apple) iPhone 7与三星(Samsung) Galaxy S7等旗舰级智慧型手机中所使用的PA,将逐渐出货至越来越多的低阶智慧型手机中。根据Strategy Analytics射频与无线元件总监暨该报告作者Christopher Taylor表示,“随着智慧型手机需要越来越多的LTE频段,推动内建更多RF滤波器与开关的多波段PA出现,并为供应商带来更多的手机前端元件商机,从而带动PA市场持续成长至2020年以及5G时代。”Strategy Analytics先进半导体应用总监Eric Higham则补充说,“尽管PA目前所用的CMOS控制、SOI开关以及SAW/BAW滤波元件较以往更多,但砷化镓(GaAs)形成了大部份LTE智慧型手机中PA的基础。因此,随着PA的多晶片堆叠与制造技术持续进展,Skyworks、Qorvo、博通(Broadcom,原Avago Tech)以及村田(Murata)等公司均不断从中受益,同时也将Mitsubishi与Anadigics等一部份市占率较低的专业GaAs PA供应商挤出这一市场。——综合科技日报、digitimes、Technews、中关村在线、快科技、21世纪经济报道、eettaiwan报道